> 正文
播洒法治阳光 照亮璧山大地 ——我区普法工作纪略
2020-08-14
来源:

依法行政专题讲座提升领导干部依法治区水平

法治宣传月活动走进福禄镇

区司法局、区总工会联合开展宪法宣传进企业活动

“12·4”国家宪法日主题宣传文艺汇演在大路街道举行

记者 朱大亮

  法治是人类政治文明的重要成果,是现代社会的一个基本框架。大到国家的政体,小到个人的言行,都需要在法治的框架中运行。近年来,我区以落实“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制为抓手,深入开展全民普法、扎实推进依法治区。“七五”普法以来,全区刑事案件发案数4952件,发案率同比下降6.35%,普法宣传教育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聚焦重点对象  着力提升普法精度

  民众的法制信仰和法制观念,是依法治国的内在动力,更是法治中国的精神支撑。开展普法宣传教育,要始终以重点对象为抓手。

  “‘法之不行,自上犯之’, 只有牢牢抓住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才能带动全社会形成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的良好法治环境。”区司法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为切实抓好“关键少数”这一重点,该局一方面以全面推行领导干部中心组学法、任前考法、年终述法、年度考核内容有法以及组织旁听庭审、实施执法岗位“顶岗锻炼”为抓手,不断提高领导干部法治思维,另一方面,通过举办依法治区领导干部专题培训班、开展法治专题理论中心组学习、组织新提任领导干部、全区法治理论知识考试等,以此培育领导干部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提升全区行政执法整体水平。

  青少年、农村群众等群体是普法工作的“关键源头”和薄弱环节。据该负责人介绍,在校园,我区正进一步抓好课时、教材、师资、经费“四落实”,通过配备法制副校长、编印普法书籍、开展普法讲座、举办法治征文、法治书法、法治课件评比、组织师生到重庆市未成年犯管教所进行法治教育等法治实践活动等方式,进一步增强青少年法治意识。在农村,则以全面完成镇(村)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落实村(社区)法律顾问制度、开展农村普法骨干培训以及“法律法规进农家”、“庭审进乡镇”活动为载体,切实提升广大农村干部群众法治素养。

  据统计,全区学校已配备法制副校长62人;组织师生参加警示教育3000余人次;开展“守护幼苗关爱成长”“莎姐”青年志愿者进幼儿园、“莎姐”大回访送法进千家等法治宣传教育活动100余次;开展“关爱明天 普法先行”“珍爱生命 远离毒品”等法治主题宣传教育报告会800余场;开展“零犯罪学校”“毒品预防教育示范学校”等创建活动2次;开展“法律法规进农家”“庭审进乡镇”活动100余次;组织农村普法骨干大培训3次;建立村组法律图书(室)角189个;配备法治书籍3万余本;为农村困难群众提供法律援助1000余件;提供上门公证服务700余次。

  聚焦重点领域 大力增强普法实效

  “我们坚持围绕法治政府建设的重点难点领域,聚焦重点行业领域,解决突出问题。”区司法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近年来,我区以优化营商环境、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打赢脱贫攻坚战、推动国家禁毒示范城市、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国家级卫生城市创建、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等工作为中心,深入开展行业领域普法宣传工作。

  该负责人表示,“七五”普法以来,我区以法律“八进”为依托,通过设点宣传、培训宣传、入户宣传、主题短信宣传、媒体宣传等方式,开展食品卫生、环境保护、土地资源管理等相关普法宣传5000余次,开展扫黑除恶宣传3000余次,发放宣传资料50万余份,接受群众提供线索500余条,受理群众现场咨询2万余人次。

  “战胜新冠肺炎疫情,不仅离不开医务人员的英勇善战,也需要法治加持。”区司法局相关负责人说,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我区坚持疫情防控与普法同行,紧紧围绕群防群控、依法防控和预防化解涉疫矛盾纠纷目标任务,以《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野生动物保护管理条例》《食品安全法》等法律法规为重点内容,针对社会上出现的严重妨害疫情防控、造谣传谣、扰乱社会秩序、公共秩序以及危害公共安全等行为,依托全区普法媒体矩阵,大力开展以案释法,教育引导广大群众疫情期间更要自觉遵守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

  同时,我区还依托12348重庆法网以及法律援助热线,坚持安排值班律师做好线上释法工作,为群众提供及时准确的公共法律服务,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提供了强有力的法治保障。

  疫情期间,全区印制发放疫情防控相关法律法规常识5万余份,依托区内宣传媒体、线上宣传载体,制作、转发、公布疫情防控时期哄抬物价、不配合疫情管理、散布谣言的典型违法案例20余个,累计阅读量10万余人次。

  聚焦基层社区 营造良好法治氛围

  2018年5月7日,璧泉街道养鱼社区居民陈某某向社区民警反映,楼上住户罗某某在自家开设麻将馆,每天麻将声、嬉闹声、开关门声异常嘈杂,并且持续到很晚,影响一家人正常休息。见陈某某情绪有些激动,为了防止事态升级,社区民警立即将情况告知了璧泉联调室的调解员。

  到现场后,有着多年丰富调解经验的“金牌调解员”首先稳定陈某某的情绪,然后找到罗某某,对其进行法制宣传和教育。

  最终,在调解员的多次上门调解下,罗某某同意关闭麻将馆,还邻里一个安静的环境,陈某某对调解结果也表示非常满意。

  这是我区创新开展的“2+N”联调机制,目前已在全区15个镇街全面推开。

  “所谓‘2+N’联调机制, ‘2’即两个主导,派出所和司法所共同主导;‘N’即多部门协作、多资源整合,区级相关部门协作、整合镇街所属部门、村(社区)组织力量,搭建镇街人民调解委员会驻派出所调解工作室这个平台,积极开展治安调解与人民调解的对接联动。”区司法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同时,我区还在天湖花园、璧兰河1号等小区设立流动联调站,安排调解员每周流动进入小区,接受群众咨询求助,排查化解小区内部矛盾纠纷。

  “‘2+N’联调机制的实施,真正形成了‘党委政府统一领导,综治部门牵头协调,司法行政部门具体指导,各职能部门协同配合,全社会齐抓共管’的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大调解格局。”该负责人介绍,2019年以来,全区驻所调解室共受理纠纷3000多件,调解成功3245件,成功率达99.78%。

  办好社区居民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是城市基层社会治理的“最后一公里”。为及时有效化解居民的各种问题,一方面,我区通过在楼宇张贴法律顾问姓名、电话等方式,将村(社区)法律顾问服务触角延伸至楼宇。另一方面,以组建QQ、微信群等形式,实现法律顾问24小时服务,让居民群众切实感受到法律顾问在身边,不仅提高了法律服务质量,也提升了群众安全感。

  该负责人表示,该局还积极协调区法院、区检察院等大力开展巡回法庭进社区、“莎姐”进社区以及法治宣传进社区等活动。同时,依托小区文化活动,将法治文化融入到小区文化活动中,通过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引导居民群众自觉守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提高居民法治素养,营造了良好法治氛围。

  (本版图片均为资料图片)


【打印正文】
责任编辑:bs_bj09
  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璧山网”的所有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璧山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璧山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专题推荐
全民国家安全教育
“战‘疫’一线党旗红”
抓紧抓实抓细各项防控工作
要闻 深度 评论 报告 景点 美食 攻略 政务 直播 专题 形象 产业 文卫 微信 微博 APP 图库 璧山新闻 璧山报
主办:中共重庆市璧山区委 重庆市璧山区人民政府丨 运营维护:重庆市璧山区融媒体中心 丨 关于我们 丨 广告服务 丨 意见反馈
璧山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Copyright 2013 bswx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