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始终把财政工作放在区委、区政府的‘大盘子’中,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大格局中去把握。”近日,区财政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年初以来,为克服疫情防控带来的影响,我区深化财税收入“一盘棋”,优化财政收支结构,科学分析研判财税经济形势,合理把握收入的进度、力度和节奏,提高征管科学化水平。
统计数据显示,上半年,全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26.5亿元,占计划的52%、同比持平,顺利实现“双过半”。全区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完成41.8亿元,完成预算的50.5%。
多措并举做优财力“蛋糕”
为进一步做优财力“蛋糕”,我区积极创新政府产业基金扶持,上半年,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累计完成49亿元,为年初预算的51.6%,增长23.3%,一定程度上为全区高质量发展夯实了财力“家底”。此外,今年以来,辖区企业股改上市工作依旧“好声音”不断。截至6月底,全区已向市金融监管局申报推荐50家重点企业进入重庆市拟上市企业储备库,有26家企业进入资本市场。
在强化财源配置,加快重点工程和重大项目建设,增强企业信心,夯实税源税基的同时,区财政局积极应对减税降费带来的收支平衡压力,多渠道盘活国有资金和资产,带动相关收入增加。今年上半年全区非税收入累计完成11.9亿元,同比增长11.2%。
减税降费助企发展创新
“出口退税率的提高,提升了资金回笼效率,也加快了公司复工复产速度。目前我们的收入及产能已经基本与去年同期持平。” 重庆市鸿富诚电子新材料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明华如是说。
重庆市鸿富诚电子新材料有限公司是一家从事计算机零部件制造的私营企业,受疫情影响,一季度公司损失较大。随着全面复工复产的推进,公司的产能及销售逐渐恢复,但因购买原材料、支付职工工资等因素,资金压力仍然存在。
今年3月,国家出台了《关于提高部分产品出口退税率的公告》,区税务局迅速开展了政策宣传解读,并对该公司进行了“一对一”提醒和核查,最终使该公司享受了出口退税率由6%提高到13%的政策。在5月初申报时,公司增加了免抵退税13.58万元。
“这10多万的新增退税缓解了当前的资金压力,为公司扩大生产提供了真金白银,这些钱我们全部投入了生产,5月份收入相比4月份增长了20%。”明华介绍说,为满足更多客户需求,公司还计划把退税款用于采购价值60万元的吸波材料生产设备,新设备投入生产后收入预计再增长30%。
开年以来,为稳定辖区企业发展预期和信心,区财政、税务等部门积极贯彻落实各项惠企政策,在减税降费上频频发力,助力企业创业创新,帮扶小微企业共渡难关。
数据显示,截至6月底,我区为1222户小规模纳税人减免增值税和房产税2557万元,办理审批延期纳税9218万元;减征企业职工基本医保费2948家、1959.6万元,减免市场主体房屋租金823家、1901.4万元;阶段性降低企业水电气成本1551万元、惠及11.3万户次。
民生支出保持“高位运行”
“部分项目支出进度虽然比去年同期放缓,但民生支出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比重依旧保持‘高位运行’。”区财政局相关负责人介绍,1至6月,全区一般公共预算支出虽下降12.7%,但其中,与疫情防控以及支持企业复工复产相关的卫生健康支出4.9亿元,增长5.3%;教育支出完成5亿元,增长1.2%;节能环保支出3.4亿元,增长3.1%。
上半年,温暖的“民生账本”不仅有力保障了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的资金需求,还有力推进了各项重点项目、重点工程和民生事业的“多点开花”。
“惠民生保重点”的主基调下,2020年度区政府十五件重点民生实事项目正有序推进,如璧山籍建档立卡贫困户资助已完成60名大学生学费资助工作;发展普惠性学前教育方面,贝诺雅幼儿园开始登记招生;推进社区养老服务千百工程已完成7个社区养老服务中心、13个社区养老服务站、15个村级互助养老点选址;四好农村路建设已完成200公里路面基层、132公里路面硬化;农村危房改造2278户,完成全年目标任务……
与此同时,我区还坚持推进节约型政府建设,严控行政运行成本,规范支出管理,腾出财力优先用于民生。区财政局也积极通过统筹项目资金、盘活存量资金、争取债券资金等方式,加大对各镇街的转移支付力度,加强对保基本民生、保工资、保运转的财力支持,全力兜牢“三保”底线。
(记者 熊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