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区委十四届九次全会提出,要在璧北区域规划建设301平方公里大健康产业生态区,建设满足全生命周期健康服务需求的特色康养小镇和示范村。大路街道作为璧北大健康产业生态区的主战场,承担着引领璧北发展的重要责任,下阶段如何发展?本报邀请到大路街道党工委书记蒋杭航进行探讨。
本报记者:区委十四届九次全会描绘了璧山未来发展新蓝图,大路街道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将如何贯彻落实此次全会精神?
蒋杭航:区委十四届九次全会提出了全力打造重庆主城都市区“迎客厅”、率先建设“两区一地一田”的目标定位,明确了璧山未来的发展方向和实施路径。此次全会描绘了璧山发展壮丽蓝图,更为大路街道发展带来了百年之大机遇,接下来我们将多层次、多形式、多渠道组织传达学习,让全体干部群众将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全会精神上来。对标全会内容,我们要找准街道发展定位、梳理任务清单,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舍我其谁的责任感,主动作为,抢抓机遇,抓好落实,为璧山全局发展作出大路应有的贡献。
本报记者:大路街道处于全区大健康产业聚集区的核心区域,街道将重点从哪些方面抓好落实呢?
蒋杭航:全会指出,在璧北规划建设301平方公里大健康产业生态区,加快推进2个产业小镇和10个居住组团建设。依托良好的自然生态本底和丰富的农业资源,大力发展康养旅游等新业态,促进田园与乡居融合,建成适合不同人群的康养旅游旅居目的地。大健康产业规划蓝图涵盖了生态、生产、生活三大领域,贯穿一、二、三产业体系,统筹了城乡全要素空间,是落实“田园都市”发展理念的重要途径。
我们将重点从四个方面抓好落实。一是着力构建良好的区域生态环境。大路街道有缙云山自然保护区和青龙湖国家森林公园等生态保护屏障,森林面积4546公顷,林木覆盖率达到69.2%,璧北河、璧南河发源并流经大路,有三江水库、大沟水库等12座小Ⅱ型以上水库,3400余亩水域,形成了山水相依的生态格局。(下转4版) (上接1版)街道将严格落实河长制,压实“树状图”责任体系,稳定实现河流水质达地表三类的目标;压实林长制责任,完成缙云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缓冲区内原住民生态搬迁,配合建设缙云山生态环山道路工程,推动绿色发展;实施福里等9个村居11666亩土壤污染整治,强化推进农村面源污染治理,深入抓好生态文明建设。
二是着力形成健康农业产业体系。大路街道农业产业分布较为零散,规模不大,亟需转变农业生产方式,发展绿色生态农业,提高农产品附加值。街道将以“三园”建设为抓手,在春骄、派登特等龙头企业中示范推动“五大系统”建设,实现农业生产标准化、供给多元化、产业融合化。利用9座水库、140口山坪塘及部分关停养鱼池积极推进清水养鱼;发扬品牌文化,宣传推广“大路黄花”名优农产品,提升品牌价值。
三是着力推进“一镇五组团”项目建设。全会提出推进2个产业小镇和10个居住组团建设,其中大路涉及1个小镇(云雾小镇)和5个居住组团建设。云雾小镇位于街道现状建成区以南,与三担湖康养小镇连片发展,是集中布局大型康养设施的核心区域,以国有建设用地为主,塑造集约生态的新型城镇空间格局。“五组团”散落分布于各村组,以村落现有资源为基础,通过康养产业的导入,全面激活农村各项资源要素,丰富乡村功能,提升乡村活力,形成田园与乡居融合的新型乡村格局。我们将积极做好大健康产业示范区范围内征地拆迁,配合服务业发展区管委会开展基础设施建设、城市管理等工作,加强引导村组有序开展土地流转、产业布局等,为云雾小镇、示范村建设项目落地提供保障,积极推动千秋堰研学基地等签约项目尽快落地;加强与中铁任之健康城协调联系,配合推进三担湖康养小镇提质增效。
四是着力完善城乡公共服务水平。大路街道作为璧北大健康产业生态区的主战场,承担着引领璧北发展的重要责任,我们将加强街道养老中心、村(社区)养老服务站、综合服务中心等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做好合璧津高速、璧铜快轨、黛山大道北延线、成渝中线等多条通道建设的征地拆迁工作,全力保障项目顺利开展;强化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辖区环境,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切实为大健康产业示范区建设做好服务保障工作。
本报记者:街道将如何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发挥党建引领作用?
蒋杭航:街道将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加强党的建设,不断巩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成果,从严落实党组织书记及班子成员抓基层党建工作“第一责任”矩阵体系,抓实抓细“三张清单”,着力推进基层党组织全面进步。强化以“党建引领+”促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疫情防控等工作开展,切实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
一是扎实开展“党建引领、水价治理”,稳步推进团坝村、福里村、新房村试点村达到“四个百分百”,总结经验并在全街道推广见效。二是压实脱贫攻坚三级帮扶责任,实现77户建档立卡贫困户稳定增收脱贫,集中力量、多措并举巩固脱贫成果,确保高质量完成脱贫攻坚目标任务。三是以“三变”为抓手,积极推动三担社区“三变改革”试点工作,打造康养旅居目的地,探索推进城乡融合发展;着力推进“三社”融合,建设金融服务网点、3星级综合服务社等,全面提升为农服务能力,不断壮大集体经济。四是严格落实常态化疫情防控要求,压实责任,强化宣传摸排引导,做好常态化防控制度建设,外防输入、内防反弹,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城乡发展,坚决打赢疫情防控总体战、阻击战。(记者 熊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