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台经济作为新经济时代越来越重要的一种产业组织形式,是培育壮大经济发展新动能的重要引擎。去年底,国家和市里相继出台了促进平台经济规范健康发展的文件,我区结合实际,将平台经济作为现代服务业发展中的一个重要板块,统筹部署和推动,“平台璧山”发展正渐入佳境,为加快培育经济增长新动能、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共建共享 提升城市运行效率
7月17日上午10点,区委办公室督查二科科长张晓平将一份全面推行河长制的任务文件,通过区城市政务平台——璧山城市政务网,快速送达牵头部门区生态河长办。在政务网的另一头,分管河长办的区水利局副局长刘铁接到该任务后,马上召集工作人员对该任务进行分解,并立即开展工作。
“以前下发脱贫攻坚、安全生产、生态环境保护等任务,要通过层层开会,层层下文传达,周期长达一个月。现在只需要开一次全区的大会进行部署,剩下的就通过城市政务网一键交办,一键插到底,由接受任务的村(社区)进行实施。”区委办副主任饶静介绍,去年下半年,我区围绕“抓重点抓统筹,项目化清单化,不断提升督查工作网络化、信息化、智能化水平”目标,开发建设璧山区政务系统——城市政务网,让政务工作得以快速交办,减少了文件的下发和开会次数。自城市政务网上线以来,去年全年发文、开会同比减少31.54%、32.25%,全面提高了办公效率和水平。
城市政务网只是我区培育平台经济项目的其中之一。去年8月,我区搭建的“城市生活网”正式上线运行,目前,该平台微信服务上线入驻商户达2300余家,微信公众号关注用户17万人,其“网上小区”板块构建也进一步完善,中小学生充值缴费、燃气费及水费缴纳等功能已可正常使用。同时,该平台现已具备吸引资本方青睐、关注的基本条件,被列入了全市重点扶持发展和观摩交流项目。
在“城市治理网”建设方面,目前,筹建公司正通过政务服务系统进行工商注册,已完成顶层设计规划方案编制、演示demo设计制作及关联子项目第二轮深入调研工作,启动数据应用融合平台的框架搭建、可视化展示系统的深化设计、全景地图的选型,正积极通过中新(重庆)国际互联网数据专用通道,带动和引进信息安全、跨境数字产业和软件服务外包产业落户璧山,促成产业生态链完善,推动平台输出。
多链贯通 加快产业转型升级
去年6月,璧山高新区管委会和区财政局共同出资设立了重庆高新技术产业研究院有限公司,通过市场化运作,推动成熟科研成果产业化。目前,该公司已启动产业共性技术服务平台、工业互联网平台、技术项目咨询平台等3大平台建设,并成功对接了石墨烯复合材料、无线充电技术等19个科技成果转化项目。
“目前,工业互联网平台已接入企业44家,力争今年内达到100家。”据重庆高新技术产业研究院有限公司董事长陈锦介绍,待该平台全面建成后,将通过工业大数据智能云服务中心为多类型产业集群提供初期服务,届时可接入600家以上企业上线运行,实现15个以上特定场景的应用业务分析处理,部署服务于虚拟企业专网的5G基站也将不少于300个,确保覆盖20种典型工业应用场景。
示范引领的企业、项目越来越多,产业也更加集聚。我区结合平台经济发展现状,不断优化主攻方向,从创新培育工业互联网平台、探索构建信用数字金融服务平台、积极培育网络货运物流平台、做优“企业吹哨、部门报到”互动平台等几个方面精准发力,不断提升资源集中度,促进产业链、供应链、金融链贯通融合。
据了解,工业互联网平台将通过应用现代电子信息技术(如MES、CAD、CAM、ERP等)来解决加工过程中的各种复杂问题;通过生产过程工艺优化、产品设备监控管理、环保监测及能源管理等物联网技术手段,实现信息管理智能化;面向璧山高新区产业集群,构建完善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的璧山技术标准。信用数字金融服务平台将通过先期引进、优化、建立一套贴合璧山市场主体的完整供应链金融服务体系,积极整合华龙信用、“愉快融”、“渝企金服”等平台数据资源,实现在不同业务合作场景下,进行用户身份核验、贷前准入、贷中跟踪、贷后管理等全流程业务操作。网络货运物流平台主要为各物流公司提供综合物流服务,引导企业从传统线下交易为主转变为线上交易为主,强化车联天下——渝诚平台交易功能,发挥金融物流赋能中小微企业作用,促进生产企业和物流企业降本增效。“企业吹哨、部门报到”互动平台将集成线上线下服务,分按“资讯报到、咨询报到、督办报到”3个诉求层次收集市场主体诉求,深入推动与“企业之家”有机融合,与信用金融服务、“三张网”互动融合,不断增强平台粘性、体验感,促成平台项目与运行机制“走出去”。
此外,我区还将创新提升电商物流平台,积极引进润萌学前教育平台,创新发展信息网络安全监管平台等,不断厚植发展沃土,增强平台企业、项目逆风而上的底气和本领,促进业态创新和跨界发展,让平台经济为区域发展赋能。(记者 熊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