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①一等奖作品 作者:王梓萱(家庭) 指导老师:陈川 
|
②一等奖作品 作者:王紫绮(家庭) 指导老师:巫大玲 
|
③一等奖作品 作者:王梓萱(家庭) 指导老师:陈川 
|
④三等奖作品 作者:彭钰莹 指导老师:张仪 
|
⑤优秀奖作品 作者:雷佳苇 指导老师:邓春梅 
|
⑥二等奖作品 作者:苟英烁 指导老师:王静、刘霞
|
自然是无言的师长,更是心灵成长的乐园。尊重自然生长的规律,获得自然智慧的启示,这在儿童的自我学习与成长中是不可或缺的一环。
2019年6月,由市委宣传部、市文明办、市教委、市科技局、市生态环境局等单位主办的第六届重庆市梦想课堂·自然笔记大赛拉开帷幕。此次大赛以“笔记山水之城 抒写祖国之美”为主题,围绕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主题,以中国传统二十四节气作为节点,分设家庭组、小学组、中学组三个组别,引导广大市民特别是青少年学生、亲子家庭以手写、手绘、口述的形式,记录从大自然中得到的启迪,以及家乡的发展变迁,感受祖国的沧桑巨变。
山水为校,自然为师。自然笔记的意义就在于从与一草一木的交流中,感悟生命的智慧,懂得爱物知恩,节用惜福;在行走、观察、分享中,记住乡愁,祝福祖国。
在大赛启动后,区委宣传部、区教委高度重视,积极将生态文明理念融入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促成全区少年儿童踊跃参与比赛。据统计,我区共有25所学校1000多名学生参加比赛。
在这一件件作品中,孩子们立足于山野、公园、自然保护区,审视人与自然的关系,从大自然传递出的信息中,不断观察、聆听、触摸,从中发现有趣的自然密码,解读其代表的意义。
经过初赛、复赛、决赛和严格的评审程序,评委们根据素材真实性、观察细致性、图画优美性等标准,评选出了众多佳作。其中,来自我区作品《多彩湿地》《秀湖公园池塘边》获一等奖小熊猫自然之家奖,《多肉“混血儿”》《碗莲成长记》获二等奖红蚂蚁细致记录奖,《绿萝重生记》获三等奖蓝蜻蜓奇妙发现奖,《马齿苋叶子的一天》《一个烟头的警示》获优秀奖绿树叶快乐探索奖。
从这些获奖作品中,我们不难看到,孩子们以独特的视角,感受着生物纹路的密码,品嗅着泥土的气息,聆听着清脆的虫鸣。在孩子们打开的六感中,乡村本土的飨宴、温暖的生命故事都变得细腻而极具魅力。“在创作中,我学习到了很多具有专业性和实践性的养护知识,从中感受到了大自然的无穷魅力。”二等奖红蚂蚁细致记录奖获得者曾虹皓说。
(记者 王淼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