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人在流水线上装配产品
工人在数控面板上下达程序指令,机械手有节奏地抓取汽车变速器配件,配件稳稳地流入传送履带……近日,重庆蓝黛动力传动机械股份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所有机器设备开足马力,流水线高速运转,机声轰鸣,一派忙碌的景象。
自2月12日复工以来,蓝黛公司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稳定生产,通过智能化生产线、转产升级,确保企业生产经营有序运行。据了解,今年一季度,仅齿轮这一汽配产品,销售额便较去年同期有一定幅度的增长。
智能“大脑”
精准着力质量关
“破损的刀具,如果不及时进行更换,就会影响成品的质量。”5月7日,蓝黛公司生产车间,工人来到数控机床前,不到5分钟便找到了问题刀具并换下。
能够如此快速辨别刀具好坏,依靠的不是个人经验,而是依托于企业配套的WMS系统。“通过运行这套系统,实现了对刀具入库、调拨、性能等信息的智能化、透明化管理,能够让刀具寿命最大化,提高产品质量和产量。”蓝黛公司负责人表示。
近年来,蓝黛公司不断加大科技创新投入,加快智能化改造升级,“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自动化生产线”有序建立,同时集成WMS、ERP、PLM、MES等系统,整合了制造资源各环节和设备之间的信息数据,实现了生产制造流程的智能化管理,有效地提升了劳动生产率、降低了制造成本、减少了产品不良率。(下转2版) (上接1版)
“这一切为公司在疫情期间快速复工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该负责人表示,得益于智能化自动化生产线的投用,原本需要20余名操作工的生产线,现在锐减到4人,大大降低了企业对用工的依赖,避免了疫情期间人员扎堆,还推动企业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前提下,快速复工复产,确保了生产的连续性。
升级转产
快速突破产能关
近年来,汽车市场进入消费升级阶段,汽车朝着操作智能化和功能多样化的方向发展。“在这个大环境下,公司看中了液晶屏幕制造这个新兴行业的发展潜力。”蓝黛公司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公司确立了“内生成长”和“外延扩张”的发展思路。
去年初,蓝黛公司收购深圳台冠公司后,借鉴吸收了对方在技术、管理、生产、市场、服务等方面的经验和优势,利用协同效应,开展“汽车动力传动部件”和“触控显示部件”的双主业经营。
没想到,这一“伏笔”为后来疫情期间的产能提升找到了突破口。
今年一季度,台冠公司在用工与招工“两难”的境况下,顶住“时间紧、任务重”的双重压力,实现了液晶屏月产5800片向月产248000片的量变,“转产车载触控屏领域是为顺应乘用车智能化发展方向,公司布局汽车装备升级和汽车消费电子市场,提升了在汽车行业的综合服务能力,如今看来,这一步‘棋’没有走错。”
经历这次疫情,蓝黛公司更加坚定了走科技创新发展道路的决心和信心。下一步,该公司将全面推进组织机构改革,减少交叉管理影响,提升运营效率,同时坚持以产品研发为核心,促进公司产品结构升级转型,努力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将“璧山制造”和“璧山智造”做大做强。
(记者 王锋 王淼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