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七塘镇将军村,区农资公司的配送员将一袋袋化肥和薄膜送到蔬菜种植户牟光春的仓库。
“送得快,服务也没话说,即使是疫情比较紧张的那段时间,农资配送也都很及时。”牟光春种了50多亩蔬菜,主要发往重庆主城。眼下正是春耕春种的关键时期,及时配送到位的农资让牟光春打消了顾虑。
一年之计在于春。为了确保疫情期间不误农时,区供销社早计划、早安排,将农资储备工作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组织农资公司采取自储和联储的方式,提前购进化肥、种子、农膜等各类农资5000余吨,为春耕生产做好了充足准备。
疫情期间,交通运输不便、农户出行不便,为有效解决疫情期间农资配送“最后一公里”的问题,区供销社还专门成立了以农资公司为主的农资保供队,建立起一条应急通道,保障农民春耕生产需求。
“农资保供队配备了专门的农用物资运输车,有区抗疫指挥部发的‘特别通行证’,可以在农村公路上畅行,建起了一条农用物资下乡的特别通道。”区供销社相关负责人介绍。
此外,农资保供队还将15个镇街的146个农资销售网点的渠道利用起来,采取网络、电话等方式与农户、涉农经营主体对接,按照预约清单实行点对点配送,将服务延伸到农民家门口和田间地头。这样的方式解决了不少农户的燃眉之急。
大兴镇是远近闻名的葡萄种植基地,疫情期间,正是葡萄根茎吸收营养的关键阶段,需要充足的有机肥来保证葡萄后期的品质。区供销社在了解这一情况后,及时引导12家葡萄种植专业合作社,采取团购的方式,通过“线上”的方式与区农资公司、各肥料供应企业联系,采购后由农资保供队统一将农户所需的300余吨肥料配送到葡萄种植园里,保证了葡萄生长。
“虽然今年部分农资产品进货价格和物流成本有所增加,但是我们的售价坚持不涨。”区农资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既要保供应,更要惠民生。在质量方面,实行进货查验、销售监控等制度,做到进销存各环节商品质量无缝对接,坚决杜绝假冒伪劣农资商品进入供销社网络流通领域,让农户买得放心、用得安心。
(记者 黄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