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网络上流传的消息称,受疫情影响,全球很多粮食出口国都开始限制本国粮食出口。这将导致我国粮食出现紧缺,老百姓得开始准备囤积粮食。
真的是这样吗?
国家粮油信息中心高级经济师王辽卫近日在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表示,我国实现了“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粮食供求总体宽松,完全能满足人民群众日常消费需求,也能够有效应对重大自然灾害和突发事件的考验。

4月1日,重庆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称,目前,我市粮食储备充裕,除政府储备外,还有数量充足的企业商业库存,各类库存可满足全市居民口粮10个月以上的消费。

那么,璧山情况如何?我们一起来看看!
4月2日,记者从区商务委了解到,目前璧山区各大超市、农贸市场的民生物资储备充足,稻谷、小麦、大米等物资足够保障全区人民正常生活,请大家不必抢购。

记者也实地走访了永辉、重百、大润发等多家连锁超市,超市库房三分之一的空间都被用来储存大米,数量超过十吨。超市负责人们表示,大米的货源和存量都不用担心,更不会借机抬价。

相关部门表示,希望广大居民按需购买,不必超期囤购。粮油食品均有一定保质期限,大量囤购容易超过保质期,既影响食品安全,又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同时也请广大群众正面宣传,不要捏造、散布不实信息,以免造成市场恐慌。对于少数经营者利用疫情防控之机,违背商业道德,违反价格法律法规,借机哄抬大米等商品价格、以劣充优、囤积居奇等行为,欢迎广大群众向市场监管部门和发改部门举报。
(记者 罗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