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正兴镇曙光村,说起“张大姐”,少有人不知道。“张大姐”名叫张古珍,今年67岁。10多年来,她热心待人、热衷公益,一直都没闲着,成了村里“响当当”的志愿者。
日前,在正兴镇举办的重阳节庆祝活动中,记者见到张古珍。短短半小时,她的手机一直没停过,有发生矛盾请她评理的,有村里垃圾员打来告状的……
“在曙光村,凡是遇到困难、拿不定主意的村民总是要找张古珍,大家是越来越依赖她了。”曙光村村主任孙克淑告诉记者。
说是一种依赖,其实是一种信任。在曙光村,不管亲疏远近,只要找到张古珍,她总会尽力帮忙。村里有卧床老人没法出门,她主动到对方家里帮忙;村民间有点矛盾摩擦,她连续几天上门做工作,让不说话的“冤家”成了好邻居;村里实施改厕工程,她在家置办了2桌伙食,邀请工作人员吃了一星期的“爱心餐”……
正是她的所作所为感染了村里人,大家都叫她“张大姐”,而且这个名号越传越广。
2016年,曙光村成立志愿服务队,张古珍是最先报名加入的。在她随身携带的包里,有个已经被翻得破破烂烂的本子,里面分门别类地记着村里各组村民和志愿者的电话,名字旁边还特别标注有家庭情况,“平时要有事,我就挨家挨户打电话,联系不上的就上门去通知。”在志愿者服务队,她的话总是“一呼百应”。得益于对她的信任和感染力,现在志愿服务队已经发展到100多人。
“有股热心劲儿、敢于直言,不怕得罪人,遇到事儿就要管一管。”这是村干部对张古珍的评价。
今年,村里开展人居环境整治工作,3个月的时间里,张古珍带着志愿者们风风火火地开展工作,一天到晚没有闲下来的时候。早上六点出门挨家挨户搞宣传,晚上六七点才回家。她的右腿有旧伤,走路一瘸一拐,但是每次村里组织清扫,她都自己带上钳子、夹板和垃圾袋,主动参与垃圾清理。平时见有村民随手乱丢,她也要“路见不平”说上几句。
“做一件好事容易,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耐心执着的张古珍做到了,没有曲折的故事,也没有壮阔的经历,但是她的一点一滴满满都是正能量。
(记者 马惠心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