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庭审现场
“太谢谢法官了,现在我们老两口的生活终于有着落了。”近日,三合镇双河村村民徐洪有在拿到判决书后,真诚地向璧南法庭的法官表示感谢。当天,璧南法庭以案说法,把巡回法庭“开”进双河村村委会,在群众中树立了“子女不孝,法律不饶”的法制观念。
今年81岁的徐洪有家住三合镇双河村2组,和妻子雷忠碧共生育有5个子女。夫妻俩均体弱多病,长期吃药。几个子女对老人生活不出钱、不照顾。二老曾多次找到几位子女协商要求尽赡养义务,但都没达成一致意见。今年7月,徐洪有和雷忠碧无奈之下将5个子女告上法院。
璧南法庭的法官在接到案子后高度重视,先后4次实地走访了解情况,分别跟其5个子女谈话,做思想工作,希望他们能一起将两个老人赡养,最终只有大儿子徐文强辩称自己家庭经济困难,不愿意承担赡养费,其他子女均同意赡养老人。
9月13日,考虑到老人行动不便, 璧南法庭决定组建巡回法庭,到老人居住地就地开庭审理,将巡回法庭设在了双河村村委会,让同村村民见证了这起赡养案件。
“被告徐文强辩称自己家庭经济困难,无法承担老人赡养费的问题,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第十九条‘赡养人不得以放弃继承权或者其他理由,拒绝履行赡养义务’的规定,本院对徐文强的辩称意见不予采信。”参与庭审的璧南法庭副庭长杨波竭力当好“翻译员”,用通俗易懂的话语向当事人阐释法律条文。
晓之以理、动之以情,通过近2个小时努力,最终,法院判决徐洪有的5个子女从2018年7月1日起每人每月支付赡养费400元,生病所花的医疗费,由5个子女各承担五分之一,为老人主持了公道。(记者 曾清龙 文/图)
(文中原告被告均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