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7日一大早,河边镇同心村,刚当上片区水管员的杨福太便开始例行检查片区村民的水表。哪家这个月用了多少水,谁家的水管坏了,杨福太都一一记在本子上。“这些信息统计好了,要交到咱们‘用水户协会’向大家公示的,可不能马虎。”杨福太说,现在制度规范了,大家的关注度也更高了。
作为“党建引领、水价治理”的试点村之一,同心村的水价治理工作已持续开展了6个多月。“虽然治理之初推进不算顺利,但我们依然高效率推进了水价治理工作。”同心村党委书记杨国财说。
水价治理工作推行前,整个村的水价问题十分复杂。“村里水源不一,有的吃着河边水厂的水,有的用着同心村水厂、新石村水库的水,村民们使用的水价差额较大。”杨国财告诉记者,村民用水价格从1.5元/吨到4元/吨不等,有的村民甚至宁愿吃着山上的原水“免费饮用”。这不仅让供水厂遭受损失,不愿供水,也让村民对水价统一持反对的态度。
“党建引领、水价治理”工作开展后,同心村迅速成立了“用水户协会”,建立用水管理初步框架。没想到,成立时遇到的第一个难题就是发动大家入会。“原来村里也成立过用水协会,但是缺乏健全的管理制度,慢慢就成了一个‘空头机构’,所以村民听说要加入新成立的协会都持怀疑态度。”杨国财说。
为了打消大家的疑虑,村里先后召开了党员大会、村民代表大会、社员大会,将“党建引领、水价治理”的意义和好处给村民一一讲解,杨国财还带着村干部走访不愿入会的村民家,一户一户地做思想工作。最终,不到10天的时间,同心村974户常住人口全部加入了协会,实现了入会率100%。
随着村民对水价治理工作态度的转变,紧接着的工作便是解决管理和水源供应问题。“3月28日,我们召开了村民小组会,选举了58名会员代表,负责对各片区村民的用水设施、用水习惯进行监督管理。”杨国财告诉记者,会员代表中大部分是由党员担任,在工作中实行“包片、包户、包事”,进而将村民的用水诉求“承包”给每个党员。
“以前地里水管漏水,看见也没人管,现在发现问题,立马就能找到人解决问题。”村民刘明利说。
此外,由河边镇党委书记任组长、各主要领导参与其中的专项工作小组组织镇、村干部和辖区水厂召开了同心村历史欠缴水费协调会,完成了同心村历史欠缴水费的处置。“咱们村多年的历史遗留老大难问题解决了,村民对村委会工作更加认可,水价治理工作开展也顺利多了。”杨国财说。
如今,水价治理工作正从完善“监管”和“设施”两个方面稳步推进着。
“在监管方面,针对村民用水,每个片区的水管员会负责起监督用水设施和村民用水情况,每月对水费透明公示;针对水管员履职,我们打算实行阶梯式工资机制刺激水管员落实水费收取。”杨国财介绍。
在设施方面,同心村正在拆除原来违规的原水管道,将混乱的供水源统一合并到河边水厂和同心村水厂,新安的送水管道和维修的饮水设施也在用水户代表们的监督下逐步完善。
现在同心村的水价稳定在3.1元每吨,这让村民们的生活发生了一些改变:再也不用为了节省水费到附近的老水井里打水、担水;以前连洗澡都舍不得,就因为水费太高,现在干活回来,可以痛痛快快洗个热水澡;最重要的是,每一口水都是放心水。
“从这个月收到的水费来看,水价治理工作的效果已经能看到了,接下来我们还要借鉴更多的经验,让村民切切实实的感受到放心水、公平水带来的幸福感。”杨国财表示。
(记者 马惠心 实习生 邓雨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