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文
徐健:自主创业闯出一片新天地
2019-08-02
来源:璧山报

8cd34fe9b82f4363975c5fa97740ea10.jpg

徐健为果树疏果

7月26日清晨,翻过蜿蜒的山路,记者走进大路街道郭家村8组,一大片绿油油的稻田顿时映入眼帘,一个皮肤黝黑、笑容憨厚的中年男子从田间走来,热情地向记者招手。

“原来这些地方都是荒着的,后来我看着可惜,便把它们利用起来种了稻谷、玉米……”中年男子腼腆地说起自己的故事。

他叫徐健,今年51岁,1990年退伍复员回到家乡后,受当乡村医生的父亲的影响,重拾书本考取了重庆市卫生学校,学成归来便到村卫生院当了一名医生。凭着军人的高度责任感,徐健对待每个患者都如同亲人一般,耐心地为大家诊断病情,还不辞辛苦奔赴身体不便的患者家中为其治疗,受到当地群众喜爱。

后来,因父亲患上了美尼尔氏综合症,年幼的孩子又要上学,微薄的薪水根本无法支撑全家人的生活。2000年,徐健无奈选择了外出打工。

2006年,家中的老屋因年久失修,眼看就要倒塌,徐健只好另寻地基重建家园。如此一来,不仅花光了家里的所有积蓄,还借了亲戚朋友不少钱。然而,祸不单行,2011年,父亲又因旧疾恶化住进了医院,母亲突发急性脊髓炎也需要手术,每天高昂的治疗费用,让这个原本就负债累累的家庭更显窘迫。

期间,不少朋友、战友劝徐健去寻求政府帮助,他却拒绝了。“党和军队培养我们,就是为了让我们多为国家为社会做贡献,我不能给国家和政府添麻烦。而且我有手有脚,有什么困难不能克服?” 徐健坚定地说。

困难并没有让徐健消沉,反而激起了他永不言败的斗志。为了方便照顾治疗无效后瘫痪的母亲、年迈的父亲以及无儿无女的幺爸,徐健选择回家乡创业。在多番考察后,他发现村里不少人外出打工后田地荒芜着:何不利用荒芜的土地发展种植业?

说干就干,徐健与村民协商后,将所有荒废的土地利用起来,种上了水稻、玉米以及沃柑。由于刚接触农业,其第一批果树、蔬菜成活率很低。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徐健不但查阅书籍,还经常请教有经验的农民,把学来的技术一项项应用到实践中,从采购、育种、施肥、除虫各方面都认真钻研。

对于照顾父母亲,徐健也从未放松:父亲大小便不能自理,他就每小时帮老人导一次尿,每天通一次大便;为了避免母亲发生肌肉萎缩,他每天坚持为母亲按摩四五次;为了不让母亲生褥疮,他每两个小时要给母亲翻一次身……

成功总是青睐勤劳的人。如今,徐健的50亩果树、蔬菜、粮食都长势良好,父亲、母亲的身体也一天比一天好。对于未来,他充满了信心。

(记者 尹秀秀 文/图)

【打印正文】
责任编辑:bs_bj11
  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璧山网”的所有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璧山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璧山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专题推荐
全民国家安全教育
“战‘疫’一线党旗红”
抓紧抓实抓细各项防控工作
要闻 深度 评论 报告 景点 美食 攻略 政务 直播 专题 形象 产业 文卫 微信 微博 APP 图库 璧山新闻 璧山报
主办:中共重庆市璧山区委 重庆市璧山区人民政府丨 运营维护:重庆市璧山区融媒体中心 丨 关于我们 丨 广告服务 丨 意见反馈
璧山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Copyright 2013 bswx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