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健龙镇人大组织部分区、镇人大代表通过“现场视察+专题议事”的方式,助推健龙镇重点项目建设,为产业振兴按下“加速键”、把稳“方向盘”。
一线“听诊”——“落地难”到“投产快”
在健龙镇玉林村宜简矿泉水项目现场,全自动瓶装、桶装两条生产线正开足马力高速运转。“该项目总投资1.3亿元,总规划面积3万平方米。8月20日已正式投产运营,预计年产值可达2.5亿元,年纳税约2000万元,还能带动本地20余人就业。”项目负责人向代表们介绍。
从招商对接到落地投产,人大代表全程推动,4次专题视察、多轮现场办公,先后破解用地、用水、用电等“卡脖子”难题,并前瞻性提出“拓宽产业路、就地招工、二三产融合”等建议,为项目的快速推进清除了重重障碍,让原本“落地难”的项目实现了“投产快”的华丽蝶变。
人气“宣传”——“无人问津”到“一座难求”
走进清泉谷·渔乡里,相关负责人满脸骄傲地向代表们展示试运营以来的亮眼“成绩单”,近一个月消费人数6000余人次,营业收入约50万元,周末都是人满为患,车子都停了100多辆,国庆期间的预约都已经满了,感谢人大代表为我们宣传代言。”

清泉谷·渔乡里项目以“渔业+渔文化+休闲”三产融合为核心,打造集生态农业、场景消费、非遗传承于一体的微度假目的地。代表们主动当起“推介官”,积极邀请区级部门多次前来调研,为项目的发展出谋划策;同时,他们还通过各种渠道进行宣传推广,引来群众蜂拥打卡,助力清泉谷从“无人问津”到“一座难求”。
制度“护航”——“单兵作战”到“闭环服务”
健龙镇人大建立“代表联系项目”制度,30余名区、镇人大代挂钩联系宜简矿泉水、清泉谷、圣道农业等9个重点项目,建立“周走访、月会商、季评议”闭环机制,做到“问题不过夜、服务不打烊”。一年来,累计开展专题视察7次、院坝会12场,收集意见建议50余条,协调解决用地、用工、用钱“三难”问题20余个,推动重点项目完成投资约2亿元。
“代表沉下去,项目跑起来。”该镇人大负责人江宗志表示,健龙镇人大将持续放大“把脉护航”效应,让更多项目早建成、群众早受益,为乡村振兴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冉毅斯 蓝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