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市场、有产品、有订单,就是缺资金。近年来,中小企业为了生存,可谓想尽办法拆东墙补西墙,严重影响了生产经营。
11月24日,走进重庆市瑞丰橡塑制品有限公司,到处是一片繁忙的景象,一排排橡塑制品整齐地摆放在厂区内,等待发货。
重庆市瑞丰橡塑制品有限公司是我区一家生产橡胶制品的企业,去年因为产能提升,向银行申请了1000万元的贷款扩大生产,约定一年后必须归还本金才能进行第二年的续贷,但一年期满到了还款的时间,公司却因为原材料橡胶属于季节性产品必须抓紧采购,大量的采购导致了企业资金的短缺。
“感谢政府及时伸出援手,解了公司燃眉之急。”该公司负责人表示,由于公司资质良好,在银行的帮助下,很快向区政府申请了转贷应急政策支持,帮助企业正常拿到第二年的贷款,为企业带去了充裕的周转空间。
融资后,有了流动资金保障,该公司生产规模得以扩大,新品研发项目得以启动,发展重新步入正轨。帮助瑞丰橡塑公司应急的资金正是来自于我区于去年设立的中小微企业转贷应急周转资金池。通过资金池周转,不仅解决了企业的续贷困难,还大大节约了企业续贷成本。
这仅仅是我区构建现代金融体系,缓解企业融资难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我区建立了助保贷、银政通、工业企业流动性信用贷款、区级转贷应急周转金、科技型企业知识价值信用贷款、国有担保公司贷款担保组成的六大“资金池”,积极探索建立解决民营企业融资难题长效机制。目前,六大“资金池”累计发放款项353笔,共计174613.5 万元。其中,“助保贷”发放22笔,贷款金额5410万元,“银政通”发放12笔,贷款金额2840万元,工业企业流动性信用贷款发放21笔,贷款金额43620万元,转贷应急周转资金发放76笔,贷款金额64197万元,科技型企业知识价值信用贷款发放119笔,贷款金额17880万元,两山担保公司贷款担保发放103笔,贷款金额40666.5万元。
今年以来,我区着力构建现代金融体系,金融街机构聚集功能进一步强化,现代金融业发展强劲势头进一步凸显。目前,已有中国建设银行璧山支行、重庆银行璧山支行、中国人寿保险璧山支公司、中国人寿财险璧山支公司、人保财险璧山支公司、人民人寿璧山支公司、平安财险璧山支公司、平安人寿璧山支公司、两山融资担保公司等18家金融机构签约入驻CBD金融街。今年还将继续抓好金融机构引进和入驻工作。
除此之外,我区还着力推动企业挂牌上市。目前,进入重庆市拟上市企业储备库的企业共计50家,其中有5家企业被评定为重庆市拟上市重点培育企业。我区有15家企业进入资本市场,其中有2家企业成功上市,6家企业在新三板挂牌,7家企业在重庆股份转让中心挂牌。值得一提的是,我区宇海精密即将在新加坡凯利板上市。
我区正积极对接市级功能性金融中心定位,依托CBD金融街,在集聚金融要素的同时,融金融服务与实体产业发展于一体,不断增强CBD金融街的辐射效应,不断优化金融结构,融合银行、证券、保险、基金、担保、金融后台基地为一体,优化区域内投融资市场,推动小微企业创新创业,服务社会发展大局。(记者 曾清龙)